top of page

Dream a little dream of Unions

醫護這麼累,為何不罷工?

  • 作家相片: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
   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
  • 7月10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ree

「為什麼醫護過的那麼苦卻不罷工?」在疫情最嚴峻、工作最血汗的時刻,醫護人員本身和關心的民眾,都不時提起這個問題。究竟醫護罷工有沒有可能?在法規上有哪些限制?讓我們一同娓娓道來。


先講結論,沒有工會,就沒有合法的罷工。依照現行法規,工會須在調解不成立,並由全體會員投票過半通過後,才能展開合法罷工。在這之前所有的「不爽不做」都等同於怠工、曠職,雇主可以懲處勞工甚至提起民刑事告訴。即便如台鐵員工發起的「集體休假」行動,前提仍必須是以會員身分參與工會活動,才可免於資方秋後算帳。


偏不巧,台灣的醫療人員是「罷工受限」的職類,基於人命關天等各種理由,工會在事前必須與醫院協商「必要服務條款」,確認罷工期間要維持營運的單位(例如急診、ICU、緊急手術人力...)。我們不難想見,腦袋正常的資方都不會想和工會達成協議,於是醫護的爭議權首先就被國家所施加的緊箍咒牢牢禁錮,成為法律上實質的次等勞工。


即便醫護人員排除萬難成立工會,也往往面臨入會率低的困境,導致企業工會縱使取得當然協商地位,也無法輕易撼動醫院經營,而產職業工會固然有擴大組織界線的優勢,但「必要服務條款」的存在及法規上對其協商權的限縮,使其發動罷工的挑戰更為艱鉅。能夠罷工的工會才可能換來資方的平等對待,而過低的組織率就是我們與尊嚴勞動的距離。


雖然法規對我們有很多限制,但加入工會壯大組織,就有機會藉由協商及倡議的途徑看到具體改變,疫情爆發三年多以來的設備、人力、管理制度、津貼等等,各工會爭取的成果都是有目共睹的。


對於還沒成為我們一員的醫護夥伴,我們希望當你怨恨為什麼要在職場上持續受氣、萌生退意時,請一起加入工會吧!不用擔心人微言輕,讓我們一起將不可能化為可能。

 
 
 

留言


醫師工會LOGO_白
  • White Facebook Icon
  • White Instagram Icon
台大醫院企業工會LOGO_白
  • White Facebook Icon
  • White Instagram Icon
成大醫院企業工會LOGO_白
  • White Facebook Icon
  • White Instagram Icon
bottom of page